close

找老師指導前,老師都會問你:你要寫什麼?當然,在你還沒蒐集足夠資訊時,其實沒辦法好好訂出一個題目。我都會建議一年級的學弟妹,從選擇"主題"開始,而不是訂題目。以政治學為例,選舉研究、區域國際關係、政治哲學、兩岸關係、司法政治、政策分析......都是很大的主題,每個主題都幾乎都是三到六學分以上的課程,政治系所的學生大概都會上過一輪這些課程,因此在應付老師報告時,自己就會感覺對哪些議題有興趣,想進一步探索,或是對哪些理論不滿意,認為跟現實有太大落差。這些小小的"感覺"就很可能是題目的來源。因此,在訂題目前,不如先選好一個主題,就像給你一筆錢讓你出國,你會想去哪裡玩呢?歐洲、美洲、還是亞洲,選好了洲,再往下選擇國家。

有了主題之後,該怎麼找題目呢?我想必須去閱讀該領域的教科書,或是很上位概念的文章,這時候所閱讀的材料很可能都還不見得會引用在你的論文中,只是在幫助你瞭解這個領域的基礎知識而已。如果已經具備了基礎知識,另一方面則是著去了解"實際面",這個領域最近幾年關注的議題是什麼?大家都做什麼研究?這時候期刊就派得上用場了,至少上網瀏覽一下近幾期期刊中題目的名稱,有興趣的再深入去閱讀。在整個閱讀過程,你就會逐步發現感興趣的環節,很可能是別人沒注意過的,也很可能是別人用的研究方法不同,總之,對整個主題的輪廓就會逐漸清晰。閱讀時,千萬不要讀過就算了,務必留下半頁的摘要+半頁的心得=一張A4。否則下次再拿起這篇文章,你很可能又要再花時間看一次。

訂題目時,我覺得有一點很重要,就是你務必有能力回答這個問題才行,這包括研究方法、研究資料兩個面向。比如你想研究金正恩,可是又訪談不到他,這樣論文可寫不出來吧?或是想研究全台灣男生對日本A片的觀點,結果沒有單位做過這種調查,自己也沒有能力進行抽樣和電訪,這樣還是沒有Data可以使用。所以,你的題目務必要能回答才行,這也就是我們找指導老師的目的。當然老師總是很忙沒太多時間幫你思考這些細節,因此當你有疑義時必須很直接的問老師「老師,有這樣的資料可以用嗎?」「老師,能訪談到這個人嗎?」,否則文獻回顧都做完了才發現無法進行研究,可就麻煩了@@

每個研究生撰寫論文的過程都不一樣,我聽過有人一路順暢走到底,研究題目老師給,文獻蒐集完,把老師給的Data跑完統計,趴!完成!而我呢,定了題目、計畫書大改、使用Data換了第三種才確定、最後的論文題目也跟當初設定的不同。在寫計畫書時,我認為A資料可用來回答我的研究問題,但口試委員認為不行,建議我換另一套B資料,而指導老師建議我用C資料,再跑過C資料後才決定用C資料。一度我覺得沒有data可以用乾脆放棄算了,但不斷修正之下總算完成論文(連論文題目和研究題目也修正)。每次遇到障礙時,找老師聊、找學長姐聊、找同學聊、上網問都好,千萬不要自己悶著頭不吭聲,否則時間滴答滴答一直經過,只會更加慌張。

 

今天尼伯特颱風登陸,全台都放假一天。除了賺到一天颱風價以外,這也是我在真正完成論文後第一次不知道假日要做什麼,不用再編修論文、閱讀文獻、煩惱Deadline降臨、煩惱跟老師咪停......,雖然整個世界還是一樣運轉,但卻有種不一樣的心情。端午節連續假期前我完成口試答辯,距離現在大概快一個月了,這段期間除了針對口試委員老師的建議修正外,也不斷編修自己的論文,中文錯字阿、英文單字拼錯阿、人名寫錯、參考文獻寫錯阿等等....總之為了編修反覆把自己的論文看過好幾次,每次看完我總想:如果再讓我選一次題目,我還會選它嗎?其實我一直覺得沒有把自己的論文發揮得很好,研究方法也太簡單,或許再寫一次論文的話我還是會選它吧(希望不要發生這種事),但我希望我能把研究問題回答得更好。但話又說回來,研究者回答一個問題後就會再出現三個問題,所以只會有越來越多的疑點出現,當然這就是知識累積的進程,不過如果因為不滿意而一直不願意畫下句點,可完成不了論文喔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研究生 政治 論文寫作
    全站熱搜

    柚子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